形态描述
形态 翅展86—92 mm。身体黑色,腹面有白色绒毛。翅黑色。前翅有8条横带,从基部数第1、2、4、8条到后缘,第6和7条在中部合并后到后缘,但是第7条上半部不十分明显。后翅上半部有3—4条斜横带,近基部1条到中室恰好与Cu2脉并连走向近臀角处的红色横斑;红斑下面有3个蓝斑,外缘有4—5个斑,其中有的呈弯月形;尾突3个。翅反面脉纹及脉间纹十分清晰,其余与正面相似。
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发达,梯形;爪形突基半部梯形,端半部分2支,细长如刺;尾突不明显;抱器瓣长三角形,抱器腹很宽,端部有三角突。囊形突锥形,很长,骨化程度差;阳茎端基环菱形,尾端凹入;阳茎细长,强度骨化,除基部略宽外,几乎等宽。
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,强度骨化;交配孔圆漏斗状;前阴片两侧有小叶突;囊导管细长而骨化,前端弯曲。交配囊小,卵形,无囊突。
雄性外生殖器的背兜发达,梯形;爪形突基半部梯形,端半部分2支,细长如刺;尾突不明显;抱器瓣长三角形,抱器腹很宽,端部有三角突。囊形突锥形,很长,骨化程度差;阳茎端基环菱形,尾端凹入;阳茎细长,强度骨化,除基部略宽外,几乎等宽。
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,强度骨化;交配孔圆漏斗状;前阴片两侧有小叶突;囊导管细长而骨化,前端弯曲。交配囊小,卵形,无囊突。
大小
生物学
生物学 1年发生1代,成虫5月出现,生活在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。
寄主 马兜铃科的木香马兜铃Aristolockia moupinensis。
寄主 马兜铃科的木香马兜铃Aristolockia moupinensis。
生境信息
寄主 马兜铃科的木香马兜铃Aristolockia moupinensis。
海拔范围
生物学 1年发生1代,成虫5月出现,生活在海拔2000 m以上的高山地区。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本种与二尾凤蝶Bh.mansfieldi很相似,不同的是本种前翅上半部有8条横带,二尾凤蝶有7条横带。本种后翅有3条尾突,无指形突;二尾凤蝶有2条尾突,另有1个指状突。二尾凤蝶抱器腹端突呈角状,爪形突细长,阳茎细长而端部细;而本种的抱器腹端突顶端钝,爪形突较短,阳茎几乎等宽。